中新网长春11月30日电 (谭伟旗)记者30日从国家税务总局吉林省税务局获悉,税收大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吉林省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9%,较全国总体水平高3.8个百分点,增速在31个省份中居第6,经济呈现回升向好的态势。
今年以来,吉林省税务局不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助力企业轻装前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乘着政策东风,不断增强内生动力。
“在六税两费减免方面,每年对房产税的减免就有近10万元。我们公司属于软件开发企业,每年研发投入占收入比均在15%以上,还能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吉林省爱信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刘亚楠说。
该企业是一家专注于交通运输领域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与实施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小型微利企业、产业数字化企业的代表,充分享受到了吉林省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政策(即减免六个税种、两个费用的税额)。“得益于税费政策,目前公司发展状况良好,2022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9%,预计2023年还将继续增长26%以上。”刘亚楠说。
“企业能够实现飞跃式发展,得益于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可以享受税前100%的加计扣除。”长春圣博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秘书刘震说。
刘震介绍,通过税务部门一对一的服务,能够第一时间将优惠政策的“真金白银”转化为企业的科研动力,推动创新发展。
“2022年,我们实现产值11.5亿元,销售收入4.72亿元,预计2023年全年能够实现产值约20亿元,销售收入约9亿余元。”刘震介绍,今年10月,该企业新厂区项目6万余平方米的主体建筑已完成封顶,2024年可实现投产,未来5年预计将实现百亿产值。
税务人员正在为企业办理业务。国家税务总局吉林省税务局 供图
记者了解到,吉林省通过主动对接国家出台的税费优惠政策,顶格执行重点群体和退役军人创业就业税收优惠政策;高效落实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激励税收政策,对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一汽-大众、吉林大学等科研院所,提供“点对点”和个性化纳税服务等方式,助力税费政策落实见效。
吉林省税务局数据显示,1—10月,吉林省税务部门办理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208.6亿元。其中,新增减税降费143.38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65.01亿元。
国家税务总局吉林省税务局党委委员、总经济师田骅表示,吉林税务部门将进一步创新税费服务举措,在服务吉林省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等工作中,深化税商联动,强化税企直联,前置服务关口,为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完)
中新网西宁11月30日电 (孙睿 杨文强)历时1年9个月的建设和管理,青藏高原最大民用机场——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简称“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新建T3航站楼屋面和幕墙工程于11月30日实现封闭,这是继今年5月9日完成主体混凝土结构和8月30日完成钢结构主体工程后又一重大里程碑。
图为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新建T3航站楼实现封闭。 李泽中 摄
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总投资105.1亿元人民币,包括机场工程、空管工程和供油工程,按照满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21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2万吨的目标设计。其中机场工程总投资99.8亿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一条与跑道等长的第二平行滑行道、15.8万平方米的T3航站楼,扩建站坪并调整布局,机位总数达到75个,建设16.9万平方米的综合换乘交通中心以及相关生产生活设施。工程被列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民用航空局、青海省的重点项目,也是青海民航历史上投资和建设规模最大的项目。
图为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新建T3航站楼。 贾洁琛 摄
中建二局西宁曹家堡机场三期新建T3航站楼项目总工程师仲鑫说,项目团队应用BIM技术、数字化施工管理等新技术,西宁曹家堡机场新建T3航站楼初步实现全面封闭,为后续装饰装修、机电安装和设备调试等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青海省机场建设指挥部工程部总经理杨鑫表示,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预计2025年建成,工程投运后,西宁机场将形成一条跑道、两条平行滑行道、三座航站楼的布局,机场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等将全面提升,可满足西宁机场旅客吞吐量21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2万吨的运行需求。(完)